首页 >  新闻资讯  >  商业评论  > 他人眼中的养殖业

他人眼中的养殖业

来源: 裘商网 编辑:裘裘 阅读:4702 日期:2020-03-16

内容摘要:裘商网消息以下是裘商网商业评论为大家提供的他人眼中的养殖业的新闻资讯,我们一起来看看。

裘商网消息:以下是裘商网商业评论为大家提供的他人眼中的养殖业的新闻资讯,我们一起来看看。

农村人守着的那那么点土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干上一年,也挣不来几个钱,比不得那些高知、大伽们半个月的工资。于是不自量力,外出打工,也想闯出一片天地。

社会哪有那么好闯的?你以为外出打工就遍地是黄金?干的不过是那些苦力,挣的不过是几个血汗钱。忙碌起来还好说,一旦闲下来,留守在老家的老人、孩子就成了魂牵梦绕的思绪。

所以他们宁愿干活,不停地干活,直到活得趴下,倒床睡去,可以啥都不想。日复一日,月复一月。让他们坚持的信念仅仅是可以实现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天能摆脱自己的日子,也做一个体面的有钱人。

干点啥不好啊,拼要去搞养殖。前些年搞养猪的不是差点被赶尽杀绝?政策的鼓励,电视上的宣传,让他们蠢蠢欲动。打工人一样的有七情六欲,有了一些资本积累,那种想要过正常人的日子想要守护在老人孩子身边的想法又会跳出来,越来越强烈,于是决定回乡创业。寻找好的项目,利用家乡的环境,这样,许多的养殖户就是这么得来。

别看全国这几年“野生动物”养殖业发展那么迅速,其实这一行并不是满地是黄金,充斥着太多的无奈与心酸。说是养殖特种动物能够赚钱,其实也不比打工多赚几多。只不过可以守在老家,照顾一下老人与孩子,能够享受一些天伦之乐。起早贪黑,日晒雨淋,钱也来得并不容易。看着那些动物不断的增殖、不断的扩大,心中有了希望,那些累又算得了什么?

城里人不知道养殖户的生活,因为那种与粪便和饲料打交道的臭味他们受不了,哪能理解得了这些“臭农民”?为了那一点钱,自甘“堕落”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也难怪会认为“转产”是个大机会,只恨这些农民傻,“何不食肉糜?”殊不知他们中许多人已经五六十岁,外出打工都难以找到活干,这些年来尽琢磨了养殖,连种地都已经放弃。要让他们重新开始,他们已经没有了“重新”的勇气。

要说这些养殖户也真是无聊,禁就禁吧,损失个几十万又算得了什么?最多的不也就千把万?你看那些一个失误项目就是几千万甚至几十个亿,你这点最多算个“鸡毛蒜皮”。用得着那么愁吗?没出息,整天愁眉苦脸,呼天抢地,至于吗?难怪人家瞧不起你。

“野生动物限养和禁养,不会对脱贫攻坚产生太大影响”。因为“有些农村地区投资几十万、上百万元,把养殖、销售野生动物作为特色产业来发展,增加经济收入,但并未达到规模化、也不是支柱产业”。

因为几十上百万对于北京人来说,可能就能买一个厕所。对于高层来说,更是忽略不计,哪个项目不是大手笔?但是对于贫困山区,对于连发工资都困难的县份,特别是对于年收入连上万都困难的群众来说,那可不是小数目。损失了这几十上百万,他们可能一辈子再起来。

法学专家的喊话似乎不无道理:“对这次《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法的一个基本看法就是矫枉必须过正。陋习一定要改,矫枉如果不过正的话还是解决不了问题。”这似乎就是全面禁野的依据,不过怎么听起来就像是“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尽管到如今也没有找出究竟是哪种野生动物传播了新冠病毒,也没有证明是哪个养殖场传出的新冠病毒,甚至连哪个养殖户感染了新冠病毒都没有发现。

武汉华南海鲜市场里那些感染者并不一定接触了动物,只不过爱聚在一起打点小麻将娱乐。那些一直住在海鲜市场里的人,两个多月过去了,他们却都安然无恙。

禁就禁吧,但后续处理政策却迟迟没有出台。究竟哪些可养哪些不可养总让人去猜。不能卖不能吃不能放不能杀,但这些活口却天天要吃。本来经济就不宽裕,还要靠出售一部分产品来维持正常的运转,但这一禁,资金链就断裂,用什么钱去继续投料和管理?看着这些饥饿的动物真不忍心,难怪有人愿意无偿的将养殖动物交出来无害化处理,也难怪有人会偷偷地打开笼舍让养殖的动物逃逸。

卢淑进养殖竹鼠多年,曾经从广西引入竹鼠种源,在茂兰镇工业园区自行饲养了近百只竹鼠种鼠,后当上瑶埃村村主任,2016年当地政府发现是个能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便鼓励成立了“荔波县黔桂生态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一处天然山洞作为养殖场地,投资120余万元扩建了养殖场(其中卢淑进本人投5万元,贷款35万元,政府补贴扶贫资金80万元)。

新场内竹鼠生长良好,主要食料为竹子、甘蔗和少量玉米,成本低收益高,常存栏750只种鼠,达到出栏标准500只左右,年可出栏1200只左右,纯收入可达30余万元,带动贫困户45户146人,2018年、2019年贫困户都直接分红,并且逐年递增。县里正准备以此为典型,将全县的二十多家竹鼠养殖户联合起来,建立养殖联盟,采取公司加农户,大干一场,助推脱贫攻坚。但是,现在一切都变成了泡影,还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毕竟有钱人来搞养殖的并不多,都是些穷人的故事。每一个养殖场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段辛酸史。如今好不容易做顺了,又遭遇了“禁野”。烫山芋还捧在手里,丢不下,捧不住,不知道还能坚持到几时。

有些养殖户哭诉,如果这一次一刀切了,今后就是去要饭都不再搞养殖,不再搞农业,怕了。这些话听得后背发麻,如果农村农民彻底寒了心,今后的衣食会在哪里?

上面就是裘商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他人眼中的养殖业的全部内容了,更多养殖相关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商业评论频道。

当前信息网址:http://www.fursmall.com.cn/news/3170.html该信息来源于互联网,内容中涉及的所有法律责任本站不承担责任,请自行识别内容真实性!
最新新闻资讯
裘商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连带责任。